富硒雞蛋高產高質的養殖秘訣
來源:
發布時間:2025-05-24
富硒雞蛋高產高質的養殖秘訣
富硒雞蛋憑借獨特的生產過程與品質特點,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要實現富硒雞蛋的高產與高質,需從蛋雞品種選擇、飼料科學配比、養殖環境優化、日常管理精細化等多方面著手,形成一套完整且科學的養殖體系。以下將詳細揭示富硒雞蛋高產高質的養殖秘訣。
一、又選蛋雞品種,奠定高產基礎
蛋雞品種是決定雞蛋產量與質量的首要因素。高產蛋雞品種需具備產蛋周期長、產蛋率高、適應性強等特點。海蘭褐、羅曼粉等品種是富硒雞蛋養殖的熱門選擇。以海蘭褐為例,該品種蛋雞在良好飼養條件下,18 周齡左右即可開產,產蛋高峰期可持續 8-10 個月,產蛋率高達 90% 以上。其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強,在不同氣候條件與養殖環境中,都能保持相對穩定的產蛋性能。此外,選擇品種時,需確保雞苗來源正規、健康無病,從源頭上保障蛋雞的生產性能。購入雞苗后,應進行嚴格的隔離觀察,確認無疫病后方可混入大群養殖,避免疾病傳播影響整體產蛋水平。
二、科學調配飼料,精確補充硒元素
飼料是富硒雞蛋生產的核新環節,直接影響雞蛋的產量與硒含量。富硒雞蛋的飼料需在滿足蛋雞營養需求的基礎上,科學添加硒元素。蛋雞日常飼料以玉米、豆粕為主,搭配麥麩、魚粉等,確保蛋白質、能量、維生素等營養均衡。玉米提供充足的能量,豆粕富含質量蛋白質,二者比例需根據蛋雞不同生長階段進行調整。例如,產蛋高峰期的蛋雞,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需保持在 16%-18%,以滿足產蛋對營養的需求。
在硒元素添加方面,可選用亞硒酸鈉、酵母硒等硒源。酵母硒是一種有機硒,生物利用率高,安全性好,在飼料中添加量一般為 0.3-0.5 毫克 / 千克。添加硒元素時,需嚴格控制劑量,避免過量或不足。同時,為確保硒元素均勻分布,應采用逐級預混的方式,先將硒源與少量飼料充分混合,再逐步擴大混合比例,直至與全部飼料均勻混合。此外,飼料中還需添加適量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如維生素 E、維生素 A、鈣、磷等,這些營養成分與硒元素協同作用,有助于提高蛋雞的面疫里與產蛋性能。
三、優化養殖環境,保障蛋雞健康
良好的養殖環境是蛋雞高產高質的重要保障。雞舍選址應選擇地勢高燥、通風良好、排水方便的區域,遠離污染源與交通主干道,減少外界干擾與疫病傳播風險。雞舍內部結構需合理規劃,保證充足的采光與通風。一般每平方米飼養蛋雞 6-8 只,避免飼養密度過大導致雞群應激與疾病傳播。
溫度與濕度對蛋雞產蛋性能影響明顯。蛋雞適宜的生長溫度為 13-23℃,產蛋期很適溫度為 18-23℃。夏季高溫時,可通過安裝水簾、風扇等設備降溫;冬季寒冷時,采取封閉雞舍、增加墊料、供暖等措施保暖。相對濕度保持在 60%-70% 為宜,濕度過高易滋生細菌與霉菌,過低則會導致雞舍內粉塵增多,影響蛋雞呼吸道健康。此外,保持雞舍清潔衛生,定期進行清掃與消毒,及時清理糞便與雜物,減少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的產生,為蛋雞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
四、精細化日常管理,提升生產效率
日常管理貫穿富硒雞蛋養殖全過程,對產量與質量起著關鍵作用。光照管理是影響蛋雞產蛋的重要因素之一。蛋雞在育雛期需保證 24 小時光照,促進生長發育;育成期逐漸減少光照時間至 8-10 小時,控制性成熟時間;產蛋期則需增加光照時間至 16-17 小時,刺激卵泡發育與產蛋。光照強度以每平方米 2-3 瓦為宜,可采用白熾燈或 LED 燈,確保光照均勻分布。
疫病防控是保障蛋雞健康與生產性能的重中之重。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定期對蛋雞進行疫苗接種,如禽流感疫苗、新城疫疫苗等,預防常見疫病。同時,加強日常健康監測,觀察雞群采食、飲水、精神狀態等,及時發現疾病早期癥狀并隔離治了。定期對雞舍、設備、工具等進行消毒,可選用過氧乙酸、氫氧化鈉等消毒劑,采用噴霧、熏蒸等方式進行全方面消毒,切斷疫病傳播途徑。
此外,合理安排撿蛋時間與頻率也至關重要。每天撿蛋 3-4 次,避免雞蛋長時間暴露在雞舍環境中,被糞便污染或受到擠壓破損。撿蛋時,輕拿輕放,對破損蛋、畸形蛋及時處理,防止細菌滋生污染其他雞蛋。對雞蛋進行分級篩選,按照重量、蛋殼質量等標準進行分類,便于銷售與儲存。
實現富硒雞蛋的高產高質,需要從蛋雞品種選擇、飼料科學配比、養殖環境優化、日常管理精細化等多個環節入手,形成一套科學、系統的養殖模式。每一個環節都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只有將各個環節做到位,才能確保富硒雞蛋的產量與質量,提高養殖效益,滿足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