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產品(服務)是高新技術產品(服務)中,擁有在技術上發揮Nucleus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所有權,且收入之和在企業同期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中超過 50% 的產品(服務)。明確主要產品(服務)有助于突出企業的Nucleus競爭力產品,這些產品(服務)憑借自主知識產權,在市場上具有獨特優勢,是企業高新技術業務的Nucleus載體。例如企業有多種高新技術產品,其中一款智能醫療檢測儀器擁有自主研發的Patented technology,在檢測精度、便捷性等方面表現突出,且該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同期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的 65%,那么這款智能醫療檢測儀器就是企業的主要產品,反映了企業在醫療檢測技術領域的創新實力和市場主導產品情況。?知識產權申請時間需在近三年內。智能高新服務平臺
高新企業的維護工作涉及研發、財務、人事、市場等多個部門,需要各部門之間密切配合、協同工作。企業應建立有效的內部溝通機制,定期組織各部門召開高新企業維護工作協調會議,明確各部門在維護工作中的職責和任務,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例如,研發部門負責提供研發項目資料和技術創新成果,財務部門負責準確核算研發費用和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人事部門負責統計科技人員信息,市場部門負責提供產品數據等。通過加強內部溝通與協同管理,確保企業各項工作與高新企業認定條件要求相契合,提高企業整體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保障高新企業資質的持續穩定。同時,加強對員工的宣傳培訓,提高全體員工對高新企業資質重要性的認識,形成全員參與、共同維護的良好氛圍。鎮海區正規高新服務機構高新企業需按時提交年度報告。
企業職工總數涵蓋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對于在職人員,可依據勞動合同或社保繳納記錄來確定身份。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全年須在企業累計工作 183 天以上,方可納入職工總數統計。統計時采用全年月平均數計算方法,即先算出每月平均數(月初數+月末數)÷2,再將全年各月平均數相加除以 12,得出全年月平均數。準確統計職工總數是合理核算科技人員占比的基礎。例如某企業 1 月份月初職工數為 80 人,月末為 85 人,該月職工平均數就是(80 + 85)÷2 = 82.5 人。假設全年各月平均數之和為 990 人,那么全年職工月平均數為 990÷12 = 82.5 人,這一數據用于后續與科技人員數量對比,判斷企業是否符合高新企業認定在人員構成方面的要求。?
科技人員是高新企業開展研發創新活動的Nucleus力量,企業應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一方面,持續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優化人才結構,提升團隊整體創新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內部人才培養,通過開展專業培訓、學術交流、項目實踐等方式,提高現有科技人員的專業技能和創新水平。建立完善的科技人才績效考核制度,將科技人員的工作成果與薪酬待遇、職業發展掛鉤,激勵科技人員積極投入研發創新工作。準確統計科技人員數量和工作時間,確保科技人員占比持續符合高新企業認定要求。對于兼職、臨時聘用的科技人員,要規范管理,簽訂明確的工作協議,記錄工作內容和時間,保存相關證明材料。同時,關注科技人才的職業發展需求,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企業文化,提高科技人才的歸屬感和忠誠度,保障企業科技人才隊伍的穩定性。技術交易額需達到規定標準。
企業需準確判斷產品(服務)Nucleus技術所屬的《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細分條目。部分企業因對領域理解偏差導致申報失敗,如將傳統機械制造中的自動化改造錯誤歸類為 “先進制造與自動化” 領域。建議企業組織技術、申報人員深入研究領域目錄,必要時邀請專業人員指導。在申報材料中,詳細說明技術原理、創新點與領域的關聯性,避免模糊表述。例如,某新能源汽車企業在申報時,針對電池管理系統技術,詳細闡述其符合 “新能源與節能” 領域的具體條款,提高審核通過率。研發項目需提供預算執行情況說明。智能高新服務平臺
高新技術領域需符合八大技術領域分類。智能高新服務平臺
科技人員占比不低于 10% 是硬性指標,企業需建立動態管理機制。明確界定科技人員范圍,避免將行政、后勤等非技術崗位人員錯誤統計;對于兼職、臨時聘用人員,要規范考勤記錄和工作成果證明。某互聯網企業因兼職技術顧問工作時間未達 183 天被扣除相應人數,導致科技人員占比不達標。企業可通過定期開展研發人員技能培訓,提升團隊整體素質,同時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將研發成果與薪酬掛鉤,增強人員穩定性,確保在認定及后續資格維持階段持續滿足人員比例要求。智能高新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