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環保碼”,同步導入浙江“政wu網”,將相關園區企業納入“碼上監管”。四個新建小微園區相繼成立園區環保事務協調委員會,相關單位齊抓共管的環保意識進一步增強,環境xin訪量同比下降了30%。建立以綠色保險為主、環保管家為輔的第三方機構服務體系,為園區及企業提供一體化服務和解決方案。完善“保險+服務+補償”為一體的綠色保險管理長效機制,推動5個園區保險試點,累計參保企業140余家。投運后,年中水回用量將超十萬噸,重金屬排放量較入園前減少三分之一以上,污染治理“綠島”作用顯現。綠島模式強調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全過程。江蘇VOCs綜合治理綠島模式案例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二級巡視員張文明,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張星,泰州市委副書記、萬聞華等領導出席大會并致辭。會議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主持。來自government、協會、化工園區、行業企業等近1200名表示參加了本次會議。在4月12日舉辦的“綠色燃料發展”專題論壇中,國家環境保護有機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張煒銘教授以“基于有機廢水能源化的工業綠島模式開發及應用探索”為主題,介紹了南大環保通過集約建設、共享治污、資源化能源化的“綠島模式”,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建立不同功能定位的水處理分中心,采取不同工藝針對性解決園區水污染治理管控痛點問題的初步探索。工業園區綠島模式哪家好綠島模式強調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的環保策略,提高了環保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中華環保聯合會VOCs污染防治專委會副秘書長許夏還針對“綠島”項目申報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的要點話題進行了分享。此外,在與會表示的共同見證下,謝玉紅在大會上宣布啟動涉VOCs“綠島”項目(系列)團體標準和服務認證。她表示,隨著“綠島”項目建設需求的不斷增長和排污單位對于“綠島”項目建設要求的不斷提高,“綠島”項目呈現百花齊放狀態,此背景下,聯合會牽頭組織相關專業人士和企事業單位共同制定行業規范,將引導“綠島”項目的高質量建設和高效運行,向社會公眾傳遞實施“綠島”項目的重要意義和現實作用。
集群發展,讓產業資源循環起來,針對產業提升,“綠島”模式倡導從原輔料選擇、生產工藝優化到污染治理設施確定,全方面拓展清潔生產的外延和內涵。針對區域現行產業鏈關聯性不強等問題,建立企業間可充分進行余熱、副產品、廢水及固廢等資源循環和再利用的上下游企業集群。比如,以工藝優化為導向,夯實企業小循環基礎;以三廢資源化為重點,搭好園區中循環橋梁;以產業鏈延伸為內容,構建區域大循環平臺。2024年4月10-12日,“2024中國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大會”在江蘇泰興舉行。以江蘇南大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為依托的國家環境保護有機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參加本次大會,并在同期舉辦的“綠色燃料發展”專題論壇作主題演講。綠島模式注重城市規劃和建設能夠降低碳排放和環境污染。
政策發力為各地建“綠島”保駕護航,2020年初,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制定下發《關于在全省開展“綠島”建設試點的通知》,將“綠島”建設作為落實“六穩”“六保”要求、服務中小企業、推動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協同并進的關鍵舉措,系統謀劃,先試后行,穩步推進,努力從政策上為各地建“綠島”保駕護航。出臺管理辦法。成立工作專班,出臺《江蘇省“綠島”項目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綠島”項目申報、篩選、實施和運行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有關要求,明確政策支持、經費保障和監督考核機制,普遍征集“綠島”標識牌,形成完整的工作管理和推進體系。綠島模式致力于城市規劃要以生態環境保護和改善為目標。上海大氣綠島模式全流程
在綠島模式的指導下,我們加強了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管理。江蘇VOCs綜合治理綠島模式案例
農業“綠島”如常州市金壇區指前鎮水產智能化養殖尾水凈化處置項目,采用三級凈化工藝,水產養殖戶的尾水可通過管道或生態排水溝渠導入凈化區統一處理,處理后的養殖尾水還能循環使用,有效解決了320余家水產養殖戶、總面積達4500畝的尾水凈化問題,養殖尾水固體懸浮物、總氮和總磷去除率分別達95%、80%和80%,出水水質可達地表水三類標準以上。據估算,以1萬畝、水深1米為例,每年可削減氨氮2.04噸、CODcr(化學需氧量)134噸、總氮19.25噸、總磷1.89噸。江蘇VOCs綜合治理綠島模式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