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土栽培技術作為一項現代化的高科技技術,可實現農業的機械化及產業化生產。由于無土栽培技術不使用土壤,實現了栽培過程的簡化,促進了栽培技術向自動化及現代化的方向發展。無土栽培技術可有效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傳統的花卉栽培需要通過大棚等各種固定設施提供栽培空間,很難實現科學輪作,而無土栽培技術的應用可實現花卉的有效培植,對設施空間進行充分的利用,通過立體且多方位的種植,使棚內光照及溫度得到充分的利用,通過設施的反復利用,有效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因此無土栽培技術具有非常大的實用性。土壤栽培的一個劣勢是經過多年耕作之后,無法使得土壤提高肥力,需要大面積采用輪耕的方法才能恢復。花卉無土栽培設施
自 80年代起 ,我國作物無土栽培業 已蓬勃發展起 來。無土栽培技術應用于花卉業,主要體現在 3個方面: 一是盆景及盆栽植物出口的無土化。二是室內盆栽植物的無土化。無土栽培的花 卉枝繁葉茂,花大色艷 ,花期長,清潔衛生 ,格調高雅 ,觀 賞性強,節省水肥且管理簡便,對居室美化及賓館、會議 室、寫字樓及公共場所的布置點綴 ,具有較高的實用價 值。三是鮮切花的水培化。無土栽培單位面積產量高,花 卉的質量標準一致 ,特別適合于大量高品性切花生產。花卉無土栽培設施對于花卉生長來說,更要求在干凈的環境中,如果有了害蟲等因素,花卉生產不僅難看,而且生長發育都會受到影響。
傳統的營養液無土栽培,經常導致生產的蔬菜產品硝酸鹽含量過多,不能達到綠色食品的標準,而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基質和肥料應用的是有機物質,不會出現有害物質,也不會有無機鹽危害,產品品質相對于傳統的培養液無土栽培會更好(能達到中國綠色食品中心頒布的“AA級綠色食品”標準)。無土栽培的營養液經過一段時間的循環利用后,會有20%左右的營養液被排出系統外,排出的廢液中所含氮、磷量,特別是硝態氮等鹽濃度很高,對環境造成了很大污染。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利用清水進行滴灌,灌水量一般低于有機基質的飽和含水量,只要栽培管理措施得當,就會很少有廢液排出系統外。即使有少量廢液排出,其硝酸鹽的濃度也在l~4mg/L的范圍內,對環境無污染。有機基質經過栽培利用后也需更新,更新換下的基質可作為有機肥料灌溉于土壤中,供大田作物利用,這種做法不僅不會產生環境污染,反而會使土壤改良的更好。
采用中國農業科學院試驗成功由機械化養雞場生產出售的消毒固態有機肥,將高溫發酵消毒的干燥雞糞、蒿稈末、餅肥等混拌入栽培基質,再依作物種類需肥規律配合一定復合肥、KNO3等分期迫施,以清水滴灌進行番茄黃瓜等的基質栽培,不僅產量品質不受影響,而且排出液不會污染環境.把有機農業和無土栽培結合起來,使肥料成本下降60%。較好地解決了無土栽培肥料成本過高的難題。氮肥占肥料成本比較大,對產量品質的影響也大,國外配方多以硝態氮為氮源肥料,但國內該氮肥貨源少、價格昂貴,又有積累硝酸鹽的憂慮。南京農業大學、北京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在白菜、生菜、番茄、黃瓜等基質培或水培配方中,在一定總N下,以國產酰胺態氮和銨態氮部分替代硝態氨,高的達50%比例,試驗證明比單一硝態氮源的產量品質都要好。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植物所需要的營養則主要來源于施入基質中的固態有機肥,打破了傳統模式。
中國的無土栽培技術**早開始于1937年的上海,在上海的農場通過對番茄進行非土壤基質的栽培完成番茄整個的生命周期。根據國際無土栽培學會的規定,只要在栽培的過程中不使用天然的土壤,無論是用營養液還是用其他的礦質營養都可以叫做無土栽培[1]。但是1937年爆發戰亂,使無土栽培技術一度走向消亡。20世紀60年代末,在中國臺灣的農校出現了用沙礫代替了土壤種植蔬菜,無土栽培技術在這個時候又重新走進了人們的視線。緊接著山東農業大學開始對蔬菜、水果進行無土栽培的研究。一直到20世紀的80年代,中國開始對園藝投入經費進行無土栽培的實驗和研究。園藝的無土栽培在中國開始的比較晚,但是隨著這幾年的發展,觀賞植物的無土栽培技術在國際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要想真正的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加快現代農業的建設,解決目前出現的關于無土栽培技術的問題。觀賞植物的無土栽培技術探索李建忠(天津警備區農副業基地。成本低,操作管理簡單,產品質量好等 特點,非常適合我國國情。安徽陽臺無土栽培材料
我國的無土栽 培技術盡管歷史悠久,但發展緩慢。花卉無土栽培設施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無土栽培技術也越來越完善,其應用也更加***。相較于傳統農業種植技術,無土栽培技術具有多方面的優點,可以彌補傳統農業土地種植中的不足。對于傳統農業種植而言,如果進行連作,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病蟲害的***概率,進而導致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的降低。應用無土栽培技術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無土栽培技術可以對相關器材進行提前處理,有效******的傳播,進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作物******的概率,避免病蟲害的發生,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長。除此之外,由于不同的農作物對土壤環境條件有著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傳統農業種植過程中,需要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則,這樣才能保障農作物的生長。應用無土栽培技術可以滿足不同作物的不同需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土地的利用率,避免土地資源的浪費,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長,提升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進而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花卉無土栽培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