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試劑的說明書、包裝外盒、瓶簽等標識要參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布的《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和《體外診斷試劑說明書編寫指導原則》。試劑的生產包括試劑的制水、配制、過濾、凍干(凍干試劑)、分包裝等步驟;并通過產品的半成品檢驗和成品檢驗兩個質控過程來保證其質量符合相關規定。制水時要使用水處理設備進行工藝用水的制備,并經過專門管路連接到各用水點。進行容器清洗時,可用水清潔配制所需容器。質控要求為清潔無污漬。容器的清洗要按驗證方案進行;應有對清洗用水的要求;如有對容器清洗后干燥的要求,應有干燥過程參數的驗證報告。生命科學試劑成份、純度、用量及穩定性,才是保證生命科學試劑質量的關鍵所在。靛酚藍 CAS:132-31-0
生命科學試劑中的稀釋現象是指試劑溶液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導致濃度下降變稀的現象。發生原因與潮解一樣,是外界水蒸氣分壓大于試劑的水蒸氣分壓所致。易發生稀釋現象的常見試劑有濃硫酸、正磷酸、乙二醇等。風化的原因和潮解相反,是結晶水合物的水蒸氣分壓高于空氣中水蒸氣分壓的緣故。空氣越干燥,風化速度越快。濃縮和析晶產生的原因是在環境干燥的條件下,試劑溶液的水蒸氣壓高于外界空氣中水蒸氣壓,造成溶液水分的蒸發而濃縮、析晶,各種固體溶質的試劑一般均有此類現象,特別是一些濃度較大的溶液,濃縮和析晶雖對瓶中試劑性質影響不大,但也會改變其濃度、規格和外觀。NVP-AEW541 CAS:475489-16-8生命科學試劑中的吡啶橙可使壞死細胞黃熒光減弱或消失,形成濃密的黃綠色熒光或黃綠色碎片。
生命科學試劑中的原子核內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一類原子互稱為同位素,可分為放射性同位素和穩定性同位素。前者的原子核不穩定,通過自發地、不間斷地放出粒子而衰變成另一種同位素;后者的物理性質相對穩定,無輻射衰變,質量保持永恒不變。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穩定性同位素)作為示蹤劑對研究對象進行標記的微量分析方法稱為同位素示蹤技術。穩定性同位素的主要優點是無放射性,沒有輻射效應,不污染環境,在分離、標記化合物合成及應用過程中無須特殊防護要求,可直接用于動物及人類的營養學、臨床醫學研究及醫療診斷等。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靈敏度高,可以從1015個非放射性原子中檢出一個放射性原子;測量方法簡便易行,不受其他非放射性物質的干擾,可以省略許多復雜的物質分離步驟,較為簡化了實驗過程。
生命科學試劑中的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氫和氧三種元素組成,自然界存在較多、具有廣譜化學結構和生物功能的有機化合物。可用通式Cx(H2O)y來表示。由于它所含的氫氧的比例為二比一,和水一樣,故稱為碳水化合物。它可以為人體提供熱能。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兩類: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和人不能消化的無效碳水化合物。分成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單糖、雙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無效碳水化合物,如:纖維素。碳水化合物一般的化學表達式為Cm(H2O)n。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細胞結構的主要成分及主要供能物質,并且有調節細胞活動的重要功能。對于生命科學試劑的稱量,根據各產品的規程選擇不同的濾膜進行過濾。
對于生命科學試劑的貯存,水封存也可使某些容易揮發的試劑減少損耗。如:在裝有液態溴、二硫化碳的試劑中加一薄層水,就能較大減少揮發損失和空氣污染。實驗室中無機、有機試劑種類繁多,性質各異,應注意合理分類存放。有機物、無機物分開,普通藥品和危險的分開,氧化劑和易燃物、還原劑分解、易揮發性酸和堿分開。做到這幾個分開,一可避免藥品間的不良影響,二則即使有意外事故發生,也能免除藥品的相互作用,而產生更大的隱患。避光措施通常采用遮光性能較好的深棕色試劑瓶。將試劑放在暗處或遮光的專門試劑柜中。也可用照相紙的黑色厚紙包裹試劑瓶,如:濃硝酸、碘化鉀、碘化鈉、氯類化的貯存就是如此。在生命科學試劑中,凍干過程一般為預凍(降溫),抽真空,化霜[加熱升溫(逐漸)]。寡霉素A 來源于 淀粉酶產色鏈霉菌 CAS:579-13-5
在生命科學試劑中,進行容器清洗時,可用水清潔配制所需容器。靛酚藍 CAS:132-31-0
對生命科學試劑稱量前,天平應調節水平并經校準,稱量時應雙人復核,應有天平調零過程;天平精度應至少高于所稱量物品較小精度的一個數量級;配制應有攪拌方法的要求,如用攪拌機應有速率及時間的要求,如人工攪拌應有攪拌圈數的要求;配制間溫度一般應控制在18~25℃,配制、過濾時間一般不超過4小時。對于生命科學試劑的稱量,根據各產品的規程選擇不同的濾膜進行過濾,確保溶液無雜質、空白吸光度符合要求。常規質控項目:試劑外觀、空白吸光度(通過后續的半成品檢驗完成)。要按工藝要求試劑分裝。分裝前、分裝中、分裝末均需對分裝量進行校驗。常規質控項目:分裝前確認試劑名稱、批號、數量、分裝量、封裝后密封性。靛酚藍 CAS:13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