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佩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TCP/IP串口協議轉換器(串口轉以太網模塊:PT-ISM-URTRJ45-P-T;簡稱:模塊)是用來將TCP網絡數據包或UDP數據包與RS232接口數據實現透明傳輸的設備。該模塊主要有以下四種工作模式:
1、TCP Client模式
在TCP Client模式下,該模塊啟動后主動向設置好的目標IP和端口號,發起TCP連接,連接完成后自動保持該鏈接。工作時自動把通過串口接收到的數據,通過該TCP鏈接發送到服務器端。
該模式主要應用于以下典型場景:
整個網絡中有一個或多個串口設備需要向某服務器端發送數據,TCP方式系統會保持鏈接,服務端能夠為每一個串口設備獨立分配TCP鏈接并管理。
2、TCP Server模式
在TCP Server模式下,模塊啟動后,主動按照設置的端口來關注網絡鏈接,最多可以支持5個鏈接,到達5個后。如果有新的連接請求,系統將會關閉掉之前沒有數據首發的TCP鏈接,釋放資源建立新的連接。
模塊在收到來自串口設備的數據時,將會把數據廣播發送給所有的TCP鏈接。
該模式主要應用于以下典型場景:
多個串口設備之間需要進行通信,且網絡內無法設置PC作為TCP服務器時,可采用模塊作為TCP Server。
由于模塊本身的資源限制,適用于整個網絡內的模塊或者TCP鏈接數量相對較少的環境。
3、UDP 模式
在UDP模式下,模塊啟動后,關注自身的指定UDP端口和串口。UDP端口上有數據的話,判斷是否為指定的IP發來的,如果是設置的IP,直接轉發到串口;如果不是設置的IP,則丟棄該數據。如果串口收到數據的話,直接發送到設置IP上的UDP端口。
在UDP模式下,通信雙方的IP和端口是預先設置好的,每個模塊固定和一個設置好的IP地址通信,模塊不接受來自未設定IP的數據包。同時,由于雙方的端口和IP地址是設置好的,數據可以從網絡或者串口,任意一個方向先發送。
適用于,數據量小,數據完整性要求不高,而且網絡內串口數量數量特別多的情況。
4、UDP Server模式
在UDP Server模式下,模塊啟動后,關注自身的指定UDP端口和串口。UDP端口上有數據的話,直接轉發到串口。如果串口收到數據的話,直接發送到最近一次收到數據的IP上的指定UDP端口。
在UDP Server模式下,模塊可以接受來自任意IP的數據。由于,模塊必須把數據發送到最近一次收到數據的來源IP,所以,通信必須由網絡端先發起;否則,串口收到的數據發送出去的地址將是系統之前在其他工作模式下設置的地址(可能是無效地址)。
和TCP Server模式相比,UDP Server模式下,模塊可以接受來自更多的模塊的數據,不再受限于5個。但是,由于每次發送的地址都是最新地址。則對數據首發應答管理機制要求比較嚴格,否則就會出現A發送請求,B收到應答的情況。
適用于無法架設PC機作為服務器,且網絡內串口設備比較多,對數據完整性要求又不高的環境。
注意點:由于每次收發數據包的地址都存在變化的可能性,采用UDP Server模式發送數據,必須對每個數據包的協議進行來源標識,以方便應用管理。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淘金地立場。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并附上出處及文章鏈接。
分享到: